|
||
中文名 : 紫竹 |
拉丁文名 : Phyllostachys nigra |
别名 : 黑竹、墨竹、 竹茄、乌竹 |
纲 : 单子叶植物纲 |
目 : 禾本目 |
科 : 禾本科 |
属 : 刚竹属
|
种 : 紫竹 |
主要特征 : 竿高4-8米,稀可高达10米,直径可达5厘米,幼竿绿色,密被细柔毛及白粉,箨环有毛,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,最后全部变为紫黑。 |
用途 : 药用价值:祛风,散瘀,解毒。用于风湿痹痛,经闭,症瘕。园林价值:宜种植于庭院山石之间或书斋、厅堂。经济价值:制作小型家具、手杖、伞柄、乐器及工艺品。 |
繁殖方式 : 多用移竹造林。选择秆形较小、分枝低、竹鞭粗壮的二年生竹作竹种,,挖掘时按竹鞭行走方向找鞭,一般留来鞭20-30厘米长,去鞭40-50厘米长,宿土20-30千克,留枝3-5盘,削去顶梢。母竹远距离运输,必须包好扎紧。 |
入馆时间: |
馆藏位置: |
采集地点: |
采集时间: |
采集者: |
标本制作者: |
保养要点:主要病害有毛竹丛枝病、梢枯病、秆茎腐病、竹黑痣病等,主要虫害有竹织叶野螟、竹笋夜蛾、竹斑蛾、竹巢粉蚊等。主要通过喷洒多菌灵等药剂防治。 |